Search


常被輕視的bb鼻鼾😴😴

媽媽們,每天晚上有冇聽下寶👶🏻👶🏻睡覺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常被輕視的bb鼻鼾😴😴

媽媽們,每天晚上有冇聽下寶👶🏻👶🏻睡覺時有冇發出鼻鼾聲?不要以為晚上睡覺呼嚕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。☹️

如果寶寶有⋯
🌛鼾聲粗響不暢或突然憋氣
🌛睡眠不安
🌛呼吸費力和張口呼吸等
🌛易憋醒
🌛頭朝下跪卧的睡姿
🌛戒片後,又突然尿床
🌛日間精神煩燥,不能集中精神等

小朋友可能有阻塞性睡眠呼吸症,俗稱小兒鼻鼾💤💤💤

大部分出現的鼻鼾多由鼻敏感或其他輕微呼吸道感染引起,服藥和改善生活習慣就可以了,亦有因扁桃腺腫大、鼻息肉、鼻炎、肥胖而引起。

鼾症的中醫辨證可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型。治療時根據患病的體質、病情輕重,症候不同,採用不同的治療原則,以疏風通竅,健脾益肺,化痰活血為原則,大多能夠緩解或消除鼾症。

鼻鼾的日常調補方法

改善上吸道疾病👃🏻
💐製作香囊:辛夷花、薄荷、薰衣草各等份,用透氣的袋子裝好,放在床頭。睡前先用風筒稍吹熱,令內容物更易揮發。

📚《傷寒雜病論》:風溫為病、脈陰陽俱浮、自汗出、身重、多眠睡、鼻息必鼾。
辛夷花、薄荷可醒腦通竅,改善外感、鼻敏感和防止溫熱,薰衣草舒緩情緒,安神令人睡眠質素更佳。成人亦可用此法,但用量要多數倍。

增強體質方法💪🏻
♨️天灸:
以辛溫類中藥粉末如白芥子、細辛等,敷貼在與疾病相應的特定穴位(如:大椎、肺俞、定喘等穴)上,藥物由皮膚滲入經絡直達病處,藉以溫經通絡、溫陽散寒、驅風祛濕。當身體強健、陰陽調和,減少鼻水倒流,睡眠質數便可提升。

熱敷和按摩, 紓緩鼻鼾穴位🙌🏻
在睡前先熱敷和按摩印堂穴、迎香穴和大椎穴 ,足三里,豐隆穴,四神聰,5-6 分鐘,可通肺脾之氣,堅持每天為小孩做,可減少鼻鼾發生頻率。

其他生活習慣:🚼
🚫戒口- 所有零食、油膩、生冷、味濃、味精等;
✅有規律的運動,如游泳等。
✅遠離二手煙-影響小朋友的健康極深遠
✅早餐吃粥,比牛奶對健康更好!(可參考我 #bb鼻塞 篇)
✅不要用太高枕頭
✅側睡-放在背部墊軟的物品,防止孩子仰睡

食療:🍚

黨參(3歲以下選用太子參)30g、薏苡仁30g、陳皮一角、瘦肉300g。以清水4 – 5 碗煎至1 碗,調味即可飲用,可長期服用。有健脾補氣祛濕的功效,可紓緩氣道的痰濕瘀阻,對減輕鼾聲有幫助。

💥情況嚴重,敬請帶儘早帶小朋友與可靠中醫面診。💥

🈹切除腫大的扁桃腺,就可減低鼻鼾,真的⁉️

如果因扁桃腺腫大,不少醫生建議切除扁桃腺,改善睡眠質素。但我對此方法❌不表贊同。扁桃腺是口腔第一道防禦系統(類似警報器),尤其對對於小朋友,其淋巴系統未成熟,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。亦有不少術後個案,腺體增生,阻塞又再復發。

其實,中藥也可通過蒸汽熏鼻及湯劑內服,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內外兼備的療法。此法除了治療扁桃體肥大,更對鼻竇炎、過敏性鼻炎(鼻敏感)、以及滲出性中耳炎有不錯效果。

薰蒸療法🤥:原理是將能通鼻塞的中藥煮沸,藉着鼻腔吸入這些含藥效的蒸氣,以滋潤呼吸道,改善鼻塞徵狀,屬治療鼻敏感的另一種輔助療法。

#bb鼻鼾


Tags:

About author
Dr Kelvin Ma馬琦傑醫師
作為爸b,每日照顧寶貝女,換片,餵奶,孭帶,半夜蓋被,點都唔辛苦。 作為中醫,每日為左寶貝女,設計餐單,預防疾病,由零開始,健康開心成長就係我的簡單心願。
View all posts